一、戰績 

                           數學     計組+os     資結     英文     總分            最低錄取(正取) 最低錄取(備取)    結果

台大資工所         65        51                63         48        183.8         183                       ?                         正43

交大資電亥客      80        55                42         x          177             ?                          ?                         正x   

清大資工所          73        37                x           x          110             119                       104                    備 73

成大資工所          73        55                48         x           176            195                       154                    備 71

中央資工所          69        83                78         x            230            ?                           ?                       正13

師大資工所          89        100              96         x            285            205                        142                   正 1

 

二、背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應屆生

當年以指考最低分錄取

成績非常差 (系排 20 多,我們系 50 多人)

雖然電機系有開資工系的課

像是 基礎程設 、線性代數、計組計節、資料結構、作業系統

但都教得很淺 (以考研來說)

因此

軟體的一切我都是自學的 (看 OCW , 念書)

( 沒有修過資工系的課,跟電機衝到)

 

三、唸書方法 

 

針對所有科目

1. 先聽 OCW 並寫下重點     (我都寫在部落格)

這對打基礎來說很有幫助

因為為了寫下老師上課的重點

同一堂課可能要重複聽 3 次以上

甚至每一小段都來回聽好幾次

雖然花很多時間,但很有價值

 

2. 將常忘的部份記在手機(每科都有),走路時看,並想其中的觀念  (但要小心別被車撞)

 

3. 考古題練習

考古題的部份,我每間都寫 (管他四大四中科大國立私立)

從民國 8x 寫到 10x

 3~8    月寫沒考的學校

9~10   月寫四大 8x~9x 年,前面沒寫完的當練習 (眼睛掃題,沒動手)、

11~12 月寫四大100 後的題目

1 ~ 2   月複習

考試時間:60分鐘

中間休息 : 10分鐘

一週考 2 ~ 3 次,全部寫完再對答案,晚上跟隔天早上檢討 

 

印象中

3月時,我考逢甲大概 30 多

4月時,我考中興有 50 多

接著就遇到瓶頸了,大概就卡在 50 左右

9~10 月,交大約 70 多 (以前的考題,題目多,不難,今年超難阿~~~~)

接著就保持在 70 幾了

另外,沒答案的我不考,單純用看的

分數怎麼給呢?

心情好,我就給自己甜一點,心情不好,錯一點就全錯 (ㄜ...好白痴喔)

考得好,當天吃好一點

考不好,就隨便吃

粗心會打自己 (常常打的自己很痛 QQ 但後來還是粗心了)

 

離散數學  ( 黃子嘉大神QQ )

這...太有趣了 (別噓我rrrr)

除了玻里雅沒仔細念,其餘的都有念


詳情請見: 待完成

 

線性代數 (黃子嘉大神)

念第一次基本上看不懂 (到第三章就放棄了)

第二次還是不懂,但有些感覺了 (到第四章)

第三次 (上冊感覺懂了)

上冊看不懂完全不打算念下冊,只會愈念愈糟

看不懂的地方多看幾次,光基底轉換我就想了幾十次才想通

每次都試試不同的解釋方式,通了後才發現,原來每個想法都可以

 

計組計節 (張凡大大的書)

這本書寫的太好了,這本念通就通了

因為本人喜歡打 CTF ,所以組語的部份輕鬆看

有許多東西需要先理解後才背

不要直接背題目

雖然 朋友B 靠背題目拿到不錯的分數,也錄取交大電子乙

但真心不推

一定要理解其中的意義

 

作業系統 (洪逸大大的書)

這本我是直接寫題目

有不會的才去前面找答案

這科我大推網路上某大的筆記 (google 挖到的)

聽說是 x碩 學長的筆記

 

資料結構 (洪逸大大的書)

這本書我有全部唸完,但後面樹的調整看不懂

不過網路上資源很多,google 下就有

另外

程式多寫(手寫 + 解題) , 圖論多畫

各種樹,各種 heap ,各種 sort , hash ...

很多東西

我是覺的很有趣啦,多玩就對了

時間複雜度一定要背,能理解就理解,無法理解直接背 ( cp 值高的不得了)

 

演算法 (洪捷的書)

我覺的這本寫的很好,念熟就對了

題目要多做,有的寫很久(不難,但就是寫很久)

像是 OBST 矩陣乘法等

pseudo code 一定要看懂,最好能默寫出來(用推的,別硬背)

很多人會把他放到很晚才念

但這麼有趣的東西,你怎麼耐的住性子壓到最後呢??? (我很早就讀完了)

 

四、時間分配

這邊要講的是各科時間分配

而不是唸書時間

因為唸書時間就是

早上睡醒開始唸書,吃午餐休息下 (約 1 小時,包含買飯), 繼續唸書, 吃晚餐休息下 (約 1 小時), 繼續唸書,洗澡刷牙睡覺,明天繼續

撐過就上榜了

喔對了,買飯時也記得要唸 (手機)

 

至於科目分配則是 : 數學 >>> 資結 、計組 >>> 演算法、作業系統

考試時你只有數學能拉分,其他則是盡量寫,寫好寫滿 (燒香拜拜)

我有很多間都是靠數學救的

記住,數學一定要非常認真準備,絕對不能放掉!!!

 

五、要補習嗎?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補習嗎?

這是上戰場前我問我自己的一句話

我的答案是:不會!

 

我不是四大四中,我不是本科系,我身旁沒有戰友,我沒有人可以問問題 (我連 ptt 帳號都沒有,不能發文)

每一項都滿足要補習的條件

但我沒有

為什麼? 因為我有熱誠

我相信我可以,我不是為了賺錢,我不是為了時代潮流

而是因為"興趣"

我熱愛軟體,我願意把他當休閒

雖然過程非常非常辛苦,但我甘之如飴

最後也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但,不補習是有缺點的

你不知道答題怎樣答才完整

你可能會說,就照標準答案寫阿

聽你在放x,考試那樣寫絕對寫不完

因此有很多科我都覺得分數應該更高,但不知為何出來後有些落差

 

最後,補不補由你評估,沒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五、考試心情

中央:

這間最早考,拿來練手感,及調適心情

前一天不意外的失眠了 (只睡 2 ~ 3  小時)

早上五點起床,準備好,搭火車到桃園

原本想搭公車,但之後直接搭計程車 ( 別省小錢了,上榜最重要)

到達之後,資工所考試就是滿滿的人

大家都手拿一本筆記努力念,而我則是拿著手機走來走去 (記在手機多方便阿~~)

我當時心裡想著,你們這些人,有多少是因為興趣才念

還是只是跟著趨勢,為了賺錢而來 

考資結時,我覺的好簡單 (原本預估會 90 up ,不知在哪邊被扣了分數 ... )

考數學時,好多正則那邊的題目,也有考古題 ( 考完後回家過年那週,我就把正則拿出來念的更扎實,那章沒補習真的看不懂)

考計組時,考卷檢查了 5 遍以上,最後 3 遍都沒改答案,一直檢查到時間到  (因為考生很多,一個粗心可能就明年再來了)

 

交大

有訂旅館,早上搭計程車過去

千萬記住,千千萬萬不要跟朋友睡同一張床

我前一天完全睡不著 ( 要不是因為交大軟體考太難,把我嚇醒,不然我真的會睡著)

對了,朋友C 沒撐到最後,但報名了所以也有去考,結果就不說了

交大能上榜真的是感謝交大土地公廟的加持 (我把 6 罐仙草蜜都喝完了, 好喝)

所以再次強調,除非是單人床,不然絕對不要跟其他人住同一間

軟體:

難到爆,我只有前面 42 分的基本題會寫,所以 42 分全拿,一題也不能錯

42 分後的下一題,我粗心寫錯第一題,有夠白痴的,非常懊悔

再後面就都有幾小題不會寫,所以就全錯了 (這邊強調,基本分都拿到,你就上榜了,沒正取也能備上)

數學 :

恩 ... 打鐘前剛好寫完

我學到的教訓是,不要背答案,

第 2  題證明題之前中央考過,某位老師是用正則證,但我看不太懂

因此考試時我就認定是正則,結果後來才知道原來用 determine 就行了 (憤怒、難過)

子空間那題,第一小題我不會證,後來才發現 2 3 小題超簡單,我竟然打鐘前 3 分鐘才發現,還好有掰完

而且第一小題才 2 分,差點損失慘重 ( 教訓: 小題未必連續,先都看看再說)

硬體:

比去年簡單,但我最後面題組竟然粗心 2 題 ( 看來之前打的不夠大力)

還有一題竟然不用考慮 valid bit ,太有爭議惹 (好ㄅ,尊重教授的看法)

 

當天考完我就在看 Probask 的討論,心情真的受到很大的衝擊

要不是數學最後拉起來,我壓根沒想到我能正取 (原本預估備 8x 很難過)

 

清大

帶著失落的心情上考場 (前一天考交大)

數+軟

好簡單阿,只有 fibonacci search 不會,很多題都沒寫算式,最後 gg 了 (因為很簡單,所以 73 gg)

回來看 probask  板 ( x 的!x  ! 我少寫一題, heap 那題, 簡單到爆)

我一直在想會不會那題之後的題號都標錯,心情跌落谷底

原本想說至少清大應該考得上

心情超差,隔天完全不想唸書 (後天考台大)

就跑去書局翻考古題,之後跟一個以前念台大機械的先生 (感覺 5x  歲) 聊天

(大力推薦三民書局,書多環境好,常常坐在那對答案,當時想說如果考上了,就推薦一下)

 

台大 (是不是換人出啦,風格完全不一樣)

軟體

第一題,stack 排序 (專有名詞我忘了) ,依稀記得 x碩 學長筆記有看過,最後錯了 (聽說有補習的視那題為基本題)

很多題在書上都找不太到,時間複雜度也沒什麼考

寫起來感覺挺順的 (除了第一題)

但最後只有 63 ,我也挺 1y 的

硬體

ya 不是閱讀題,但這三小,排順序猜猜樂嗎??

計組就 let it go

作業系統寫的比較有把握,fork 那題之前寫程式也覺得怎麼會醬 (位址竟然一樣)

所以說台大還是很吃運氣

英文

念過去就選,我只寫 2x 分鐘

一般來說直覺都比較準 (期望值是 25 分,我考 48 ,直覺果然比較準@@)

數學

離散還好,就 convolution 竟然沒想到,慚愧

巴斯卡那題最後還好有想到

線代是在考運氣嗎? 我都很懷疑我台大是靠運氣上的

三個聖筊上台大 (我不知道我擲幾個啦,但應該有 2 個)

ZFC axiom 老實說我沒聽過 = = (可能那章太難,被我跳過了)

最後一題也空白

看來看去只有反矩陣可以算,因此我就很努力的算 16 個反矩陣,最後算出 6 個 

其實我看到題目時就知道沒幾題可寫,那三題猜數字最後再決定就行了

所以拼命算反矩陣 (也不是說把時間都花在那題上,而是因為沒幾題會寫,所以我知道那題很關鍵)

 

成大

考完台清交我已經不想考了,所以之後一週都沒唸書,我開始在學其他程式語言

硬體

後面我不會寫,同樣一句話,把握基本題!!

所以很認真的檢查前面

軟體

阿...AOE 寫成 AOV (看來放一個禮拜的假是很致命的)

本部落觀看人數眾多的 winner / loser tree 還好有畫出來 (阿我的分數是哪裡被扣了阿?! 聽說改很嚴)

對了,考軟體前我在走廊上亂晃,聽到有人說今年可能會考 winner tree 和 loser tree

哇操,我考試看到都傻眼了,是怎樣,通靈嗎??

考完看 Probask 發現 AOE 寫錯心情又很失落 ( 挺欠打的,一直看,但我就忍不住R)

數學

帶著失落的心情啃著今朝的麵包,終於來到最後一科了 (誤! 明天還有師大阿)

只有一題不會,其他都有寫出來 (預估至少 8x ,怎麼最後變 73 是被狗啃了嗎??)

 

師大

早上起床下雨 (齁!好懶的去喔,明明就住對面...)

因為中央已經正取了,所以覺得不考好像也沒差,前一天晚上還在跟朋友打皇室戰爭...

軟體

阿...好簡單,怎麼會那麼簡單 (我很好奇怎麼會少 4  分)

硬體

阿...好簡單,怎麼會那麼簡單 (原本預估應該 9x 最後 100 我相當自豪)

數學

恩...考古題,線代有深度,我第一題沒寫出來QQ

這是唯一一個敲鐘才交卷的

 

好啦,不炫耀了,反正就是好簡單

如果你也有考師大,看到一個人在走廊上到處晃,那應該就是我了

 

六、總結

1. 能推甄就推吧,考試很殘忍的,而且考生找教授就晚別人一大步了

2. 如果要考試的話 ,記住,把握基本題就是上榜的最佳關鍵

 

考 100 分叫正取 1 ,我們要的是正取,60 分就行了 (大大請忽略)

 

 

最後祝各位都能順利錄取理想的學校^^

 

學程式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newboston

 

考古題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aJbexGJCpdFetSJlDZWTVHDQOhfm5uxL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1E-9uGIAsy1flNiN3A1WmU3cWJKOG1FSkhfMXphSHozMWI1WDJyVlRJeVdZUTBTRDRiMU0

 

OCW

離散數學 易志偉老師 (好像下架了)

線性代數 蘇柏青老師

資料結構 彭文志老師

演算法 江慧如老師

計組計節 黃婷婷老師

作業系統 周志遠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神(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